耽溺與未竟之事

2012042111:15



耽溺現象:
 

習得性失助(或稱習得無助論、習得無助、習得無助感、無助學習理論、Learned Helplessness)爲描述學習態度或心理疾患心理學術語,主要用於實驗心理學。「習得性失助」可解釋為「經過某事後學習得來的」無助感,意謂著一種被動的動物消極行為(也包括了人類行為), 其中被動的因子占相當多數。

 

簡述

習得無助感最常見的描述是:一個人消極的生活情況,經常沒有意志力去戰勝困境,而且相當依賴別人的意見和幫助。成因不單是生活情況的改變,或是特殊的生活體驗,服用藥物有時也會造成這種心理困境。

在諸多造成習得無助感的成因當中,最顯而易見、可預測的是大環境的改變,如戰爭飢荒旱災都會造成一個人出現習得無助感。例如心理學家曾研究二次大戰猶太人大屠殺時的集中營倖存者,發現他們開始拒絕關心和鼓勵自己。現代社會中容易造成習得無助感的環境則有:精神病院孤兒院或是安寧療養機構。當人類得到習得無助感時,他們通常會從三個角度來處理問題,也就是:

  • 個人(Personal):他們也許會將自己投射到問題上,換句話說,傾向於針對問題來內化自己。
  • 普及(Pervasive):他們也許會認為問題影響了生活中每個層面。
  • 永恆(Permanent):他們也許會認為問題是不可能被改變的。

上述這三點看問題的角度,通常被稱為「3 Ps」,這三個論點同時也幫助了具有習得無助感的人們走出自己的心理困境。不過有的時候,當面臨巨大的危機時,人類也有可能自動走出習得無助感的枷鎖。在著名小說《歌門鬼城》(Gormenghast)中的主角泰特斯·格蘭Titus Groan)原先是一位消極處世的貴族,但當家園有難,就馬上轉變成積極學習應戰的態度,當危機解除,則又回來原先消極處世的情境。

然而,書中主角的心裡狀況是否能作為普及案例有待查證。

[編輯]著作

習得無助感的理論,最早是在1975年賓州大學心理系的教授馬汀‧塞利格曼( Martin Seligman)所完成的。他使用了三隻與鞍具行為來做為習得無助感的試驗。第一隻狗簡單的被加上鞍具,隨後被解下。第二隻狗被加上鞍具之後,接受短暫但有痛感的擊,狗可以經由碰觸槓桿來停止電擊。第三隻狗與第二隻狗並排,並也接受同樣的電擊測試,牠前面也有槓桿,唯一不同的是槓桿沒有停止電擊的作用。

在實驗結束後,第一隻與第二隻狗都迅速的恢復原先的狀態,但第三隻狗則被診斷出有臨床慢性消沉症狀,也就是憂鬱症

另外一個較小規模的試驗是將兩組狗放在吊床當中,第一組狗被輕微電流電擊,但牠們能夠停止電流,另一組狗而則不行,當這個吊床實驗做完之後,再將這兩組狗放到一個有障礙物的屋子,第一組狗在屋子中遭受電擊時,會跳過障礙物逃走,第二組狗在遭受電擊時,則不嘗試逃走,只會躺在原地不動。這就是習得無助感-儘管狗看到第一組的逃走範例,也知道自己能逃走,但他們並沒有嘗試。在其他實驗當中,還用了不同的動物,結果都非常相似。在所有試驗中,造成習得無助感最主要的原因,是心理上認為自己無法控制某件事情,進而產生了消極的行為。

此外,也有與人相關的實驗,例如,一個人坐在一間有噪音的小房間裡,他如果找到可停止噪音的開關,並能關掉噪音的來源,這個試驗者的心理狀況就加強了。這種意識到自己可改變周遭環境的心理狀態,就是與習得無助感的對照。

 

摘自
 
 
 
 
未竟之事:
 
一、重大未竟之事:與重要親人之間沒有表達的情感。

二、生活上的未竟之事:被拒絕、斥責、誤會、羞辱等經驗。

探源:成長過程許多被不公義對待的經驗,
 
因為沒有表達與處理,使得成年後無預警的被觸動,
 
引出負面情緒的爆發,導致人際關係的破壞或自我定罪等後果。
 
 
 
根據這些幼年的生活經驗 ,
 
導致許多人常有<太超過>的反應 ,
 
生活反覆在各種癮~毒癮'性癮'酒癮'賭癮....
 
*************************************
 
這讓我想到好友~劉民和牧師--
 
他因信耶穌而脫離毒癮的捆綁,
 
進而成為福音戒毒的助人者,
 
可見,基督信仰能幫助人從耽溺的深淵裡獲得自由.
 
 
 
『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
『所以天父的兒子若叫你們自由,你們就真自由了』。